您即将离开本站,访问中国天气网—宁夏站。
5秒后自动为您跳转。

< 新闻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宁夏新闻
在宁全国人大代表关注民营经济发展
记者: 发布时间: 2020-05-27 来源: 宁夏日报

 

  “在‘六保’任务中,最关键的是保市场主体。而保市场主体,最重要的是保民营经济。”

  李郁华、陈春平、马玉山3位代表将目光聚焦民营经济:对宁夏来说,民营经济有“556799”的特点,即贡献了50%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53%的固定资产投资、近60%的税收、73%的就业、90%的进出口总额、95%的市场主体数量,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投资的主支撑、税收的主来源、就业的主渠道、外贸的主力军。保民营经济,要在非常之时,抢非常之机、行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功!

  大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字里行间为民营经济发展提振了信心、指明了方向,必将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真功夫打通“堵点”畅通“循环”

  “当前全力保市场主体、着力稳经济运行,关键是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打通‘堵点’,畅通‘循环’,让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能顺利卖出去,让生产线能运转、资金流能回笼。”李郁华代表说。

  李郁华代表表示,在对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时发现,企业普遍反映对惠企政策知晓度不高、获得感不强,个别政策还存在“空转”的现象。“当前我们要排除难点,加强政策的精准对接和绩效评估、督查兑现,对边界模糊、还需完善的政策要组织修订,打好政策‘组合拳’,对落实政策不力、推诿扯皮的市县、园区要严肃批评,让各类惠企政策落得下去、能起作用。”

  成本居高不下,是各类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李郁华代表建议,纾解困难要在减税降费上下真功夫,降低经营成本,帮助企业降低用电用水用气成本,对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欠费不停供应”;还要在物流效率上下大功夫,打通最后一公里“微循环”,实现所有县乡村冷链、快递、电商配送网络全覆盖。

  宁夏在政务环境方面确实有了很大改善,但在法治、市场、诚信等方面的环境还不尽如人意。“建立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和拖欠账款问题约束惩戒机制,清理政府在民营企业发展中不守合同、拖欠账款等行为,提高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失信成本。”李郁华代表说。

  给在心坎、用在刀刃,方能“两好并一好”

  “我们调研发现,疫情发生后企业普遍面临两个难题,一个是融资难融资贵,一个是因为产业链不畅导致库存积压、资金短缺。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时出台‘财政21条’,对宁夏企业贷款实行贴息支持,对企业脱困发挥了重要作用。”陈春平代表以“财政21条”为例,剖析企业期待的好政策:好政策之所以好,不仅要雨中送伞、雪中送炭,还要“治未病”、激活力,精准落、扎实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2万亿元。“2万亿”如何“直通”基层、惠企利民?“根据报告要求,我们将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统筹安排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特别国债,与其他财政政策相衔相融,形成政策‘福袋’,以精准滴灌直达企业‘根部’,尽快落地解企业燃眉之急。”陈春平代表说。同时,光靠财政资金支持,难以完全满足项目和各方面的资金需求,在“硬核”落实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创新财政支出方式。比如,大规模推行PPP模式、综合运用贴息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等,打好财政金融政策组合拳,鼓励银行对企业“输血”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资金压力。

  “我们今年还将专门增加资金支持力度,对一些有潜力但存在暂时困难的企业,给予基金纾困支持。”陈春平代表表示,自治区还将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和财政措施加码财政杠杆的撬动作用,通过中小微企业的“满血复活”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的衔接畅通;通过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让每一个“链条”上的中小微企业都能健康发展。

  企业要站得稳走得好,还得锻造出“好身体”

  “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各种惠企政策,就像是给了一副拐杖,帮‘患病’的企业站起来,但真要站得稳走得好,还得企业锻造出‘好身体’,靠自己的两条腿跑起来、闯市场。”马玉山代表表示。

  一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对民营企业的重视与厚爱,让马玉山代表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从减税降费、强化金融支持等方面又推出一揽子惠民助企政策,势必会更大地激发企业家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决心。”马玉山说。

  政策“硬核”,也要主动对接。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含金量足够高、覆盖面足够广,为什么还有部分民营企业喊难?马玉山代表认为,一方面,是一些企业没有上好“政策研究课”,不积极主动掌握政策动态,错过了一些好政策。实际上,现在了解政策的渠道很多,新闻报道、政府网站、相关部门,都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及时进行咨询。另一方面,一些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够不着”政策的“硬杠杠”,只得望“策”兴叹。这时不能抱怨,而是要对标对表、对症下药,查找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哪些方向不符合政策要求、哪些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断练好内功,切实享受政策红利。

  “当然,也要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完善。部分政策在执行的时候可能存在适用不当、尺度不准、导向不清等问题。”马玉山代表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政策精准落地的督查力度,让好政策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真正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记者 周一青 马晓芳 尚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