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将离开本站,访问中国天气网—宁夏站。
5秒后自动为您跳转。

< 新闻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宁夏新闻
绿色”成为宁夏食品产业发展主基调
记者: 张瑛 发布时间: 2020-10-16 来源: 宁夏日报

“为保证舌尖上的安全,我们生产的每一桶油都可溯源。”10月14日,在宁夏君星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该公司依托“品牌+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采用统一种植、施肥、回收、加工的订单种植方式,促进了原料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从种到收再到加工,打造从源头到餐桌全程安全的食品产业链。

2018 年,君星坊投资建设了“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赋予每一瓶食用油独一无二的“二维码身份证”。消费者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即可查询到该产品的原料来源、加工过程、检测报告等信息。

正是这样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君星坊被认定为 “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其绿色食品市场销售价格比同类产品提高10%左右。

君星坊的发展史只是我区绿色食品产业的一个缩影。

绿色食品产业直接关系着百姓的健康生活,也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稳健发展。近年来,我区瞄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定位,集聚资源要素,构建了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创新驱动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坚持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培育了一批安全优质绿色食品品牌。创建了一批适合我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发展。

龙头企业是推进发展绿色食品的重要引擎和孵化器,我区因势利导,大力培育壮大绿色食品生产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全区绿色食品产业提档升级。全区食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百万以上的企业达到849家,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57家,培育从事食品加工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16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31家,涌现出兴唐、昊王、塞北雪等一批成长性好、技术装备先进、带动能力强的国家级龙头企业。

宁夏昊王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优质大米产业联合体,打破传统种植模式,把一家一户零散的土地集中化、集中化的土地规模化、规模化的土地机械化、机械化的土地智能化,通过生产环节智能化开展优质水稻标准化种植。为确保水稻的品质和产量,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实现农业生产的零污染,每批有机水稻都严格进行编号生产,实现产品生产的全程追溯,保证消费者品尝到的宁夏大米天蓝、水清、土净的味道。

目前,我区共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3个、有机农业(水稻)示范基地2个,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69个、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72个、农业农村部蔬菜标准园106个。全区认证登记绿色食品27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60个,优质农产品获证产品数量年增幅保持在6%以上。

为确保“舌尖”安全,我区建立了区、市、县、乡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食品安全体系,全面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建成部省级农产品检测中心4个、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4个、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17个。全区1500个蔬菜基地、枸杞基地、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和水产品捕捞点等纳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1268家农资经营主体接入自治区农业投入品在线监管系统,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达97%以上。

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空间不断增大,我区绿色产品结构趋于多元化,精深加工食品比重逐渐上升,品牌影响力也随之稳步提升。目前,全区各类特色农业品牌达到317个,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盐池滩羊、宁夏大米等8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19年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9个供港蔬菜基地被香港渔农署评为信誉农场,14个蔬菜生产基地入选首批粤港澳大湾区 “菜篮子”基地。“昊王”大米、“百瑞源”枸杞、“鑫海”盐池滩羊肉、“西夏王”葡萄酒等食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中宁枸杞、盐池滩羊品牌价值分别达到276.4亿元、172.9亿元、71.1亿元。

吴忠市利通区依托富硒土地资源优势,打造 “塞上硒都”“丝路硒谷”集体商标,建成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28个,富硒农产品开发经营主体21个,培育28个富硒品牌。截至目前,共认证绿色食品企业10家15个产品,绿色原料基地9.8万亩;认证有机农产品企业5家6个产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登记保护1个。

从产品到产业,从产业到品牌,宁夏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基本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相配套;生产标准、产品标准相衔接;主导产业、主要产品、名特优新产品门类齐全的农业标准体系。(宁夏日报记者 张瑛)